思考
2025/3/10约 431 字大约 1 分钟
关于硬性要求与日常化大众化对美理解的影响
夹岸数百步, 中无杂树, 芳草鲜美, 落英缤纷.
---- 陶渊明
桃花源记作为一篇被选入教材的文章, 其文采和传播程度自然不必多说.
其中有这样一个句子, 芳草鲜美, 落英缤纷., 简洁但无比优雅的描述了桃花源外树林的美景.
这句话是无法翻译成白话文的, 任何一种翻译方式都会或多或少的丢失原有的美感.
但是, 由于这篇文章要求全文背诵, 因此初中生没有喜欢这篇文章的...
更离谱的是, 对于初中生来说, 他们根本没有选择. 甚至翻译为白话文的版本都要求和教辅完全一致, 不允许自行发挥.
于是, 他们很机械的背诵了整篇文章, 芳草鲜美, 落英缤纷.就和晋太元中, 武陵人捕鱼为业这样一般的句子混在一起了毫无表现了.
美是可以泯然在大众中的, 任何文学都是如此.
譬如, 媒体上不少人为科学家取名草率而感慨. 中国美味蘑菇, 有人也说听着名字都不敢想象有多好吃.
这种蘑菇好不好吃我们不清楚, 但是至少, 有一种好吃的蘑菇名字起的也很简洁直白, 只不过我们都忽略了而已.
香菇
听起来不比什么美味蘑菇更简洁更好吃?